騙人的簡士哲

其實在我接觸網賺的時候,我也看過很多文章和一些討論簡士哲是否為騙子的一些言論,我想俗話講得好:一樣米養百樣人,那麼這就足以說明了,並不是每一種方式都適合每一個人。再好的賺錢方法,一定都會有批評和負面的聲浪存在。其實只要自己真的親身力行之後,你才可以體會箇中滋味。因為我已經有了親身經驗,那麼你可以聽聽看我的經歷。


一剛開始,在我的信箱裡面、FB的最新動態,總是可以看到很多人在說:「你想要脫離貧困嗎?你想要在家也能賺錢嗎?」。然後一直在介紹網路行銷,一直在說這是一個讓你成功脫離貧困的事業。我當時就在想:「真的有這樣好嗎?如果他是假的,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趨之若鶩?」。所以,為了瞭解他們口中的網路賺錢,我就在我的FB的好友介紹下,我報名了簡士哲網賺大師的講座


當天,我在報到時有看見一個穿西裝的男子在旁邊走來走去,當時我還心想應該也是來聽講座的吧!想不到一個看似非常平凡的路人甲,竟是上台分享了他的賺錢經驗和心得,告訴我們要靠努力賺錢而不是靠勞力賺錢。


這實在有所感觸。試問一下,大部分的人是否都是靠著勞力在賺錢,但為何所有人都甘之若飴?所以我決定突破!我憑著一股衝勁就是想要脫離勞力的束縛。我決定跟著老師一起成長。就在我報名後的次日,我就上了網路財富所謂的一日課程。


其實一開始非常的平淡,就像是你去聽一般演講的過程一樣,先有主持人講一推話,再來就是老師開始他的講課。起初,我還有這麼一度後悔,想說該不會就這樣一整天都在講觀念吧!結果大約過了1小時,想不到最精彩最興奮的時刻到了。老師竟然在現場就真的領著我們大家一起賺錢,天呀!你無法了解我的興奮,一直以來都是去公司上班,幫公司做事情然後每月10號才可以領薪水。你有試過,馬上將老師自己的課程Po出去給幾千個你從未蒙面的人,然後馬上有人跟你購買,你馬上看到錢進帳,這種興奮程度。


如果你沒經歷過一定無法替體悟。其實當天真的只做了幾個簡單的動作,馬上開一個全新的帳戶,然後老師只是將他自己本身的課程,Po信件給在全世界幾千幾萬個人而已。老師也一直強調,名單的重要性,如果他沒有是先收集好這些名單的話,那麼怎麼可能會有人知道我們的資訊。我們總不能還像傳統業務一樣,一直去做一對一的陌生拜訪,這樣賺錢一定不快的。


我看著當天參加的學員,每一個人臉上所露出的笑容,我想他們一定跟我一樣,如果沒做出對的決定,哪來今日的悸動壓! 如果簡士哲真的是個騙子,那麼我想他一定是騙大家一起過更好的生活品質。

星期四, 12月 05, 2013

如果你死了,你想如何處理臉書和Google帳號?

如果你死了,你想如何處理臉書和Google帳號?

一間當時正開始嶄露頭角的社群網路公司在2006年,同時聘僱了麥斯‧凱利與他的童年好友(暫稱他為約翰)。當時,公司大概只有40名員工,兩人在同一天加入的科技公司就是facebook,他們都因加入這間公司而感到興奮不已。

六星期後,約翰因騎自行車時發生意外而死亡,過了不久,當辦公室的人都還在失去摯友而哀悼時,有個問題出現了:那我們該如何處理約翰的臉書帳號?

2006年,麥斯摯友的死,讓大家第一次,認真地思考了「死後的網路生活」。

當臉書的使用者身故後,親屬或是朋友可聯絡該公司,要求將死者的臉書頁面轉為「紀念帳戶」。

臉書的這個方法非常不錯,它允許你可以繼續在已故好友的頁面發動態,但不會再得到「戳一下XXX」的建議,也不會收到「XXX推薦你玩黑幫戰爭」或其他類似又笨又遲鈍的訊息與要求。

當然也會有看守機制,除非極有把握你真的「走了」,否則臉書不會隨意發佈,不會濫殺無辜,唯有廣泛調查後,才會把你從實體生命的名單中刪除,重新歸類至「數位體」。

某些自戀者或許認為在網路上留下永痕的足跡是個不錯的主意;也有些人不太在意,身故後讓人在網路上回顧它的網路生活;雖然不是有什麼見不得人的事情要隱瞞,但我很確定,肯定有人跟我一樣,不願意在死後永遠地失去隱私。

過去十幾年來,我寫了上萬封的電子郵件,想到這些信在我死後還能繼續存在幾千年就覺得可怕,還有我的搜尋紀錄……(我們還是先就此打住就好)。

Google終於在一年多前著手處理「離去的使用者」議題,推出了一項名為「閒置帳戶管理員」的服務,即使這個名字念起來並不順口,但至少聽起來比「Google死亡」好多了。

在做了「閒置帳戶」的相關設定後,Google便可適時刪除你所有的電子信件、YouTube影片、Google+的貼文以及其他任何曾留在Google上的使用紀錄(也可以依你的選擇寄送給任何人)。

我相信其他的網站也提供類似的服務,在閒置了一段時間後,便會將你的使用紀錄清除。

在死後,你網路上的使用紀錄會到哪去?這些你在意嗎?如果在意的話,你或許需要好好思考一下,即使你不是蓋瑞‧葛里特那種變態。

死亡是殘酷的,但「歷史紀錄」也沒仁慈到哪去。我真該好好安排一下我網路的身後事。但我太懶惰了,可能在死前都還沒來得及去做這件事。

所以,快速地給我後代子孫一個小提醒:在你尚未了解整個故事前,別妄下斷論。

那些D槽裡的「另類影片」只是我在寫一本關於21世紀初人類墮落的書時的研究而已。


出處: http://www.thenewslens.com/post/1580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