騙人的簡士哲

其實在我接觸網賺的時候,我也看過很多文章和一些討論簡士哲是否為騙子的一些言論,我想俗話講得好:一樣米養百樣人,那麼這就足以說明了,並不是每一種方式都適合每一個人。再好的賺錢方法,一定都會有批評和負面的聲浪存在。其實只要自己真的親身力行之後,你才可以體會箇中滋味。因為我已經有了親身經驗,那麼你可以聽聽看我的經歷。


一剛開始,在我的信箱裡面、FB的最新動態,總是可以看到很多人在說:「你想要脫離貧困嗎?你想要在家也能賺錢嗎?」。然後一直在介紹網路行銷,一直在說這是一個讓你成功脫離貧困的事業。我當時就在想:「真的有這樣好嗎?如果他是假的,那為什麼還有這麼多人趨之若鶩?」。所以,為了瞭解他們口中的網路賺錢,我就在我的FB的好友介紹下,我報名了簡士哲網賺大師的講座


當天,我在報到時有看見一個穿西裝的男子在旁邊走來走去,當時我還心想應該也是來聽講座的吧!想不到一個看似非常平凡的路人甲,竟是上台分享了他的賺錢經驗和心得,告訴我們要靠努力賺錢而不是靠勞力賺錢。


這實在有所感觸。試問一下,大部分的人是否都是靠著勞力在賺錢,但為何所有人都甘之若飴?所以我決定突破!我憑著一股衝勁就是想要脫離勞力的束縛。我決定跟著老師一起成長。就在我報名後的次日,我就上了網路財富所謂的一日課程。


其實一開始非常的平淡,就像是你去聽一般演講的過程一樣,先有主持人講一推話,再來就是老師開始他的講課。起初,我還有這麼一度後悔,想說該不會就這樣一整天都在講觀念吧!結果大約過了1小時,想不到最精彩最興奮的時刻到了。老師竟然在現場就真的領著我們大家一起賺錢,天呀!你無法了解我的興奮,一直以來都是去公司上班,幫公司做事情然後每月10號才可以領薪水。你有試過,馬上將老師自己的課程Po出去給幾千個你從未蒙面的人,然後馬上有人跟你購買,你馬上看到錢進帳,這種興奮程度。


如果你沒經歷過一定無法替體悟。其實當天真的只做了幾個簡單的動作,馬上開一個全新的帳戶,然後老師只是將他自己本身的課程,Po信件給在全世界幾千幾萬個人而已。老師也一直強調,名單的重要性,如果他沒有是先收集好這些名單的話,那麼怎麼可能會有人知道我們的資訊。我們總不能還像傳統業務一樣,一直去做一對一的陌生拜訪,這樣賺錢一定不快的。


我看著當天參加的學員,每一個人臉上所露出的笑容,我想他們一定跟我一樣,如果沒做出對的決定,哪來今日的悸動壓! 如果簡士哲真的是個騙子,那麼我想他一定是騙大家一起過更好的生活品質。

星期四, 11月 28, 2013

數位媒體對談 #2(上):口碑行銷與數位媒體聯手,消費者無所遁形

數位媒體對談 #2(上):口碑行銷與數位媒體聯手,消費者無所遁形


口碑非廣告操作  基礎價值仍是『以人為本』

顏玉芬(以下簡稱顏):
第一場的「數位媒體關鍵對談」中,我跟凱絡媒體副總經理朱怡靜暢談了數位媒體的發展與變化,以及廣告主對於數位媒體的期待與冀望。而在對談的過程中,我們都同時看到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就是在未來數位領域發展中「以人為本」是個絕對的關鍵。

廣告的最終目的,雖然就是要得到有效的銷售成績,但是有效的立基點與判斷是什麼?銷售的確重要,但是品牌偏好度的提升對客戶來說,更是無形且極為重要的資產。廣告不是萬能,我認為廣告只會是一種工具、一種手段,藉由廣告吸引消費者的目光,進而對產品產生興趣而達到促購的目的。

所以要如何找到對不同商品有興趣的消費者呢?這個看似簡單卻不容易的問題,已經是一件越來越重要的事情了。再加上這兩年智慧型手機快速成長,短短一年的時間,台灣智慧型手機的持有人數,已經超過900萬人。而機不離身的特性,也讓數位媒體快速發展為「無接縫媒體」。現在消費者可說是能隨時隨地閱覽各種資訊、互動分享甚至還可以使用手機做線上購買的動作。

黎哥長期在經營口碑行銷,想當然對消費者的觀察一定有格外的深度見解,我也相信那些主動尋求操作口碑行銷的廣告主,有其特別需求及思維。廣告主操作口碑行銷,一定不只單純想要達成銷售的目標,對他們來說品牌形象也肯定有相對的重要性,希望透過素人的介紹跟實際使用經驗吸引消費者興趣,以提升品牌偏好度進而達成購買。但是,在網路上又如何觸及到真正的消費者?

因此,我們也想要從黎哥的觀察裡來了解,口碑行銷是透過哪些方式在網路上將這些消費者分群、分類?深入來認識消費者在網路世界與實體世界之間的差異。

黎榮章(以下簡稱黎):
我這幾年關注在網路的口碑行銷及監看上,而這監看包含了PPT、Facebook、論壇、知識家、部落客(格)、新聞媒體、雜誌,以及在整個web2.0的數位環境裡。以我的觀察,現在整體的網路口碑監看上,的確如你所說,已開始建立在「以人為本」的基礎價值。我也大概花了5、6年的時間專注於觀察消費者如何在網路上講品牌、談廣告。

口碑、廣告在行銷上各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首先我們可以談談從廣告與口碑之間的差異,現在有很多廣告主開始將一部分的廣告預算分配到口碑行銷上。但是還是有廣告主認為口碑跟廣告是一樣的操作方式,便直接把廣告訊息不加以策略規劃的放入口碑行銷中。但現在消費者是很睿智聰明的,若隨意將廣告訊息置入論壇裡,網友不但沒有興趣還會出現反彈的聲浪。所以口碑絕對不是廣告的延伸而已。

那口碑是什麼呢?口碑基本上就是把廣告的元素,用消費者平常使用的溝通語言或情境,置入在討論環境裡面播種。所以口碑行銷的操作並不只是單純的在各大網站、部落格、論壇…等貼文而已,而是將廣告的訊息經過包裝調整後,創造成消費者能熱烈討論的議題。

另一方面,客戶又該如何看待口碑行銷的操作呢?客戶看待口碑行銷應該以一個「品牌溝通」的概念來思考這件事情。當要做深度的品牌溝通時,就會很清楚明白,口碑文章中的介紹,將不會只是單一描述商品功能而已,最重要的還要包含客服及品牌形象的傳遞,甚至是消費者對社會菁英及企業家品牌的觀感,所以這些都會在口碑行銷與整個監看範圍之內。

就消費者分群來說,由於網際網路的世界不像傳統實體消費者難以辨識到個人,只能透過訪查或問卷的方式統整來區隔分類;但在網路平台上,只要透過系統就可以清楚知道每一個人的IP位置,甚至過去的歷史發文。因此以口碑的邏輯來說,我們可以根據後台系統的追蹤,以針對不同消費者的行為來分門別類。例如:汽車這個類別,消費者通常前三名搜尋的網站是Mobile 01、Ucar、Yahoo汽車,在這些網站裡又有哪些主題是特別熱門的?網友們分別是每個月發幾篇文章,主要是講哪些品牌,統計下來後我們可以判別每個人喜好的網站平台,進而判斷分析,累積數據往往比實體商店的分類來的更細。

與消費者溝通  整合行銷一個步驟都不能少
顏:我覺得非常有趣的是,即使是口碑行銷也一直在運用所謂資料庫的分析跟累積,我們試圖找到對於某一個族群、類別有興趣的人,去累積及觀察網友的發言跟內容。但其實廣告客戶不外乎想要做的是將品牌效益擴大。口碑操作就像支種子部隊,及word-of-mouse發展的概念,如果把口碑行銷跟數位廣告的互動應用結合,是不是有什麼比較好的方法將整體的廣告議題發揮的更淋漓盡致?

另外,現在廣告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能找到對的消費者,而數位媒體的發展是跟著消費者移動的,客戶不斷在觀察消費者喜歡什麼,能與消費者溝通的媒介是什麼。比如說,現在手機的用戶量增多,因此,自然而然客戶對於手機廣告的投放,會認為是需要增加預算比例的。而透過口碑行銷,客戶可知道哪些消費者,對於不同的事物有興趣,進而掌握到消費者在網路上的動態。

其實網路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色就是可以互動、傳遞及影響周遭的親朋好友,若能從這個立基點去發展遂而幫助媒體找到對的消費者,然後精準的投放廣告,我認為是現在媒體跟廣告主非常期待欲發展的一個部分。

黎:其實從整合行銷來看,每種能與消費者溝通的媒介及媒體都必須要相輔相成。客戶在設想整個campaign開始時,不管是口碑行銷或是社群經營,都一定需要搭配著廣告一同執行。比如說,某支廣告campaign設定走期為一個月,在走期開始之前,就需要由透過口碑與消費者溝通或預告,來醞釀消費者期待的情緒。

由於廣告的訊息傳遞有限或只能集中於某些概念,因此等到campaign開始執行時,口碑又可以更多元的製造情境,以散佈廣告未能表達的訴求及優點;等campaign走期結束後,口碑的優勢將能持續維持一定的討論聲量,而在這過程中我們可以從監看觀察消費者的反應度,從而企劃下一波的廣告活動,如此的銜接循環,能讓整體廣告效益達到擴大的表現。

舉個我們觀察的例子,前陣子金城武「I see you」的campaign就執行的非常成功,廣告還沒正式播出之前,在網路上就已先流傳許多花絮影片。我認為值得嘉許的是,這些花絮影片是分興趣主題去置放的,比如說:分成明星藝人、環保議題、休閒樂活等,當不同主題的議題在發酵時,於口碑監看上,我們就可以發現在哪些議題的討論是最活絡、最受歡迎,又有哪些是某個特定族群喜歡的。

而等到廣告正式要播出時,就可以根據這些數據觀察來做調整、加強或繼續維持下去,所以這個campaign做的非常成功。甚至廣告已經正式上線,網友們都知道這是廣告,在網路世界裡還是照樣的延續發熱及激烈的討論。所以當有人說廣告無法成為一種病毒效應,其實應該是說品牌本身的魅力與內容創意不好吧!

▲圖說:廣告與口碑的運用流程

顏:黎哥提到這個例子,讓我回想上一次在第一場對談的時候,就有提到一個重點,對於廣告的效益來說,找到對的消費者是一件事情,但產品本身要如何創造出消費者喜歡的模式和形式,或裡面的元素創意足以去吸引消費者。這本來就是相輔相成的,除了讓廣告達到廣而告知的目的外,還可以藉由大家對於產品或廣告的喜好再去執行另一波的傳播。

黎:對,我們在做監看的時候,發現有客戶對於消費者的瞭解有點偏執,但其實消費者是很直覺的動物,只要傳達的議題夠清楚、準確,消費者是容易溝通的,從三個方向來看,第一,我們看準消費者的習性就是愛撿便宜,所以若是廣告本身有很好的促銷活動就絕對會是有效的;第二,有些消費者喜歡嘗鮮、最新穎的東西,因此只要是推出新商品發佈,就不用客氣的直接溝通,甚至消費者還會主動幫忙宣傳;第三,體驗活動,我們辦過很多活動發現有許多消費者都會主動來電詢問甚至替朋友報名。綜上發現這些都是廣告主與消費者溝通重要的元素,將這些資訊用消費者的語言,來接近消費者才能達到最佳效果。

而在口碑上,我們長久觀察下來可以將消費者分類成幾個典型的人物:第一種,「鑑賞家」,也就是網路魔人或達人,這類型的消費者會專研在每個產品的使用功能及相同產品不同品牌的差異性。對於這個類型的網友,必須要有好的產品才能與他們對話;第二種類型的消費者就是:「機會主義者」,他們的需求就是好康,只要能買一送一、或是有贈品可試用,馬上就能吸引到他們。

第三種,「品牌追隨者」,非該品牌不可,再怎麼推薦都沒有用,心中早有所屬;第四種,「實用主義者」,只求商品堪用即可,其他功能性對他們來說都不重要。因此我們常會建議客戶,當新產品推出時,除了根據興趣投放口碑訊息外,還要依照這些不同消費者分類族群來滿足他們的需求。

對於現在執行社群口碑行銷來說,虛擬和實體已經沒有分界,有許多客戶希望我們幫他們進行網友分群,並且分別設定議題溝通;在公關方面的作法也與以往不同,現在很多客戶做公關的方式,已拋棄花大錢尋找代言人,反而希望找到長期喜愛該牌的素人,以親民的方式與消費者溝通,而且這些素人以往可能只找100人,現在甚至擴大找到1000人共同站台。顯示現在的客戶,會去傾聽消費者的需求,且專心的與有用過商品、有興趣的這群人溝通,發現經過真正的使用,分享的使用情境才能講出真實的感受。

出自域動行銷

【Facebook】臉書實用小技巧之:如何關掉「即時通」的「定位服務」

【Facebook】臉書實用小技巧之:如何關掉「即時通」的「定位服務」

手機上的Facebook聊天室(又稱為「即時通」)有一個神奇的功能,它會顯示你發言時的所在地(稱為「定位服務」),就像這樣:

比如說,我用「臉書即時通」和這位朋友(女性?!)交談,這位朋友的發言會顯示她在「板橋鎮」(?!),右側還會有地標的圖樣,滑鼠指標移到地標圖案上,系統還會顯示Bing Maps的地圖……

這讓我們發現兩件事:

1. 如果你不關掉地標顯示,那你現在人在哪裡就(不經意)被人家知道了。這……有時是一件不太妙的事情,是吧……

2. 下方顯示的「在XXOO送出」的這個訊息所標示的地點……往往是錯的(而且錯得離譜)

以上面這個例子而言,這位朋友明明人在臺北市東區,右側的Bing Maps定位也顯示她果然在東區,但是下方居然顯示「從Panchiaochen送出」(Panchiaochen是板橋鎮的譯音),這是個什麼道理?

這就不清楚了!

(雖然我說我不清楚,但如果你堅持問我為何是「板橋鎮」這麼奇怪的名字?怎麼不是「板橋市」呢?,我是可以給你一個說法……但是我不打算這麼做)

而且,這也不是今天的重點。

重點是:要如何才能從手機(Android系統)上關掉這個地標顯示功能?請跟著下面的步驟試試看:

1. 開啟Facebook App,選擇「應用程式設定」項目:

2. 找到「即時通定位服務」這個項目(一般預設是「開啟」的)

3. 請把「開啟座標功能」項目功能取消後,按下「確定」

然後呢,你在臉書即時通上發言時,就不會再有人雞婆幫你標註你在哪裡啦!謝天謝地,老闆終於不會知道你在哪裡摸魚了。

出處: http://download.ithome.com.tw/article/index/id/2158?tag=rss.qu

星期三, 11月 27, 2013

餐飲網路行銷的推廣方式很重要

餐飲網路行銷的推廣方式很重要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資訊化已滲入到人們餐飲消費的方方面面,給餐飲企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為幫助企業理性判斷各種資訊化措施應用的有效性,中國烹飪協會開展了專題調查,併發布2013年餐飲消費資訊化研究報告。

  報告指出,在餐廳資訊獲取應用方面,第三方網路平臺已成為消費者搜索、獲取就餐資訊的主要方式,口碑效應的宣傳推廣效果也很顯著,而企業微博微信作用甚微;在預訂點餐支付應用方面,傳統的電話預訂略勝網路,但網路預訂、點餐和支付綜合運用的前景可期,就目前來看網路支付還處於探索和嘗試階段,且企業APP的運用噱頭要大於實效。此外,資訊化發展也給消費者消費維權和企業危機公關帶來了新變化、新挑戰。

  第三方網路平臺成為搜索獲取就餐資訊的主要方式

  報告顯示,有近40%的受訪者利用第三方網路平臺獲取餐廳資訊,並且餐飲消費決策中起重要作用的女性使用第三方網路平臺的比例達到45%。由此看見,第三方網路平臺在當前餐飲消費資訊推廣及影響消費決策方面的作用,其中最好的應用體現就是團購,取得了很好的行銷和增收效果。

  口碑效應在宣傳推廣方面仍效果顯著

  報告顯示,他人介紹依然是消費者獲取餐廳資訊的重要來源渠道,僅次於發展勢頭強勁的第三方網路平臺。調查覆蓋到的消費者中,85%以上的人員都會在朋友圈以文字(博客)或評論(微博、微信)的方式分享餐飲消費體驗和評論。因此,好的産品和服務才是餐飲企業最有效的經營思路。

  企業微博微信在影響消費決策方面作用甚微

  社會媒體都認為企業微博微信前景無限,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僅有1/3左右的受訪者會經常關注一家或幾家餐飲企業的微博和微信,而通過企業微博微信獲取餐廳資訊的更是少之又少,僅有不到6%。

  網路預訂、點餐和支付綜合運用具有發展前景

  消費者在預訂就餐位子時,傳統的電話預訂方式依然是首選。不過,網路預訂方式發展迅速,超過一半的消費者使用第三方網路平臺和企業APP的預訂功能,使用第三方網路平臺進行預訂並點餐的消費者也接近25%。但網路支付領域尚處於探索和嘗試階段,超過3/4的消費者還是習慣性地選擇用現金或者刷卡支付,網路預付尤其是企業自身平臺支付的比率極小,通過第三方網路平臺支付的方式還是具有發展空間的,比如團購。

  推廣企業APP需謹慎

  雖然近來O2O(線上到線下)這種新興的行銷模式受到熱捧,很多餐飲企業紛紛推出APP客戶端服務,但使用效果並不理想。使用企業APP客戶端預訂和點餐的消費者都不超過10%,甚至還有31.6%的人聽説過卻沒用過企業APP。結合前述企業微博微信的低關注度,目前企業APP是一個投資不小、但收效甚微的行銷噱頭。

  資訊化帶來消費者消費維權新變化和企業危機公關新挑戰

  當前,消費者維權意識日益增強,維權行為更為頻繁。報告披露,在遇到餐飲消費爭議時,2/3以上的受訪者會向餐廳投訴,近45%的受訪者還會向消費者協會及有關部門投訴,而在2010年這兩項比率分別僅為23.1%、1.5%。之後,消費者還會將不愉快的消費體驗通過抱怨和傾述的方式告知親朋好友,這時口碑評價、網路平臺就發揮了極強的影響作用,有接近60%的消費者通過點評網站、微博微信等渠道揭露。這就給企業的行銷經營、客戶管理、危機公關都提出新的挑戰。

出處: http://big5.china.com.cn/gate/big5/finance.china.com.cn/consume/syal/20131127/2004729.shtml

星期二, 11月 26, 2013

12/17~12/19 世界行銷大師 簡士哲Ethan Tony Chien講座

12/17~12/19 世界行銷大師 簡士哲Ethan Tony Chien講座

Ethan Tony Chien 從27歲起開始研究如何在網路上賺錢,他參加了各種不同的行銷研討會並集眾家所長發展出一套屬於自己的行銷模式,在30歲時為自己賺進了第一個1,000,000元美金,直到今天他已經創造出數十個成功的賺錢模式,所創辦的網路事業每個月的被動收入達數十萬美金。

網路創業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您可以靠經驗、靠衝勁,甚至於靠運氣,但是如果方法不對是很難成功的,現在您有機會聆聽世界級行銷大師的經驗分享,Ethan Tony Chien將帶給您全新的概念啟發您的想法,而且是免費的,您可以立即報名,就有機會開創自己的事業豐富人生,機會非常難得,要成為成功的人任何關鍵都有可能改變一生,你準備好迎接這多采多姿的新改變了嗎?

趕快報名 台北、新竹、台中 的免費講座!名額有限,立即行動!

 時間地點地址 明顯地標

台北

12/17

 

14:00

星期二

 

文化大學大新館

(四樓數位演講廳)

 

台北市延平南路127號

捷運西門站二號出口

台北

12/17

 

19:00

星期二

文化大學大新館

(四樓數位演講廳)

台北市延平南路127號捷運西門站二號出口

新竹

12/18

 

14:00

星期三

新竹福泰商務酒店(八樓吉祥廳)新竹市中央路106號新竹市政府隔壁,跟渣打銀行同一棟

台中

12/19

 

14:00

星期四

台中裕元花園酒店(四樓西側包廂)台中市西屯區台灣大道四段610 澄清醫院中港院區

 

mylikes ~ 全球最大社群行銷平台 Part. 2

mylikes ~ 全球最大社群行銷平台 Part. 2

在上週我已經介紹了如何在mylikes申請帳號以及分享連結. 接下來我要介紹的是該如何替mylikes的廣告主製作影片上傳至youtubes賺取傭金.

你必須先將你的mylikes帳號跟你的youtube帳號做連結. 接下來mylikes首頁將會給你mylikes系統裡的一系列影片廣告活動讓你選擇. 一旦你選擇好你所感興趣的影片活動然後透徹地熟悉了該活動的規則之後. 你便可以開始製作你的影片.

首先,你在登入後的首頁選取 Video Publishers (影片發佈者)之後,以下的圖示將會出現.

 

 

 

 

 

等你點擊完 Connet with YouTube (與YouTube做連結) 接下來你必須授予mylikes對你的YouTube的存取權

 

 

 

 

你一旦製作完成影片之後,登入到你所替它製作影片的廣告活動頁面.點選"Upload your video file"的按鈕並且上傳你的檔案.

接下來等mylikes系統紀錄到該影片,它將會自動將影片上傳到YouTube. 接下來你的傭金將會以CPV(Cost-Per-View每次觀看次數計費)去計算.

mylikes與許多知名的化妝品品牌,娛樂商品,消費性產品合作將他們的廣告活動讓YouTube影片發佈者來替它們曝光.

例如以下的Nestle品牌糖果便透過mylikes達到六千兩百萬個impressions,三百萬個觀看次數,以及種共七十個影片.

以下便是其中的幾位替Nestle透過YouTube發佈影片的範例 ~

 

 

 

 

 

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QTlxyFPkEs

 

 

 

 

 

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WI8fgjvQCA

 

 

 

 

 

影片連結: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duKpP2hyLM

所以如果你也是個YouTube影片發佈者,或也想開始嘗試透過上傳自己的影片到YouTube.

不訪可以參考上面的影片看看,試試先從mylikes開始找產品著手練習看看製作YouTube廣告影片賺錢.

下次見 ^ ^

出處: http://am5168.us/forum_article.php?id=259

用古典文學鋪陳網賺文案?!

用古典文學鋪陳網賺文案?!

在出社會大約十年後,突然的想要把大學文憑拿到手,沒有緣因也沒有理由。其實我所做的任何工作都跟文憑沒有太大關係,想要大學畢業根本就只是當年的某個一個月的心血來潮下的生命之禮。這個禮物整整把我綁住了兩年。當時須常在美洲與亞洲的到處跑,跑到可以每次飛台灣都升等商務艙,里程數還多到可以送朋友,您看跑的有多兇。這兩年沒有寒暑假,也沒有休息,能夠讀畢業,完全是一股很莫名其妙的力量支撐著,還有就是不想損失學費吧。學員數超過5千的命理大師,我的父親在我小時候曾說過,我可以念到博士。當時老師與同學聽到都笑翻了,因為當時的我成績應該是全年級倒數幾名的。人類大腦只能對看的見、學到的事物有能力分析判斷,對於玄學則都是瞎子摸象亂猜。我得要面對的是一般人用人的角度來看事情與真正的命運安排的事情在衝突後產生的矛盾。其實這與我接下來要討論的主題沒有太大關係。但到是想與大家分享,任何事情只要肯下工夫,願意付出,都會有收穫,過程的好與壞都只是遊戲的一部份,別擔心,反而要enjoy it!

 

談到念大學,我的最後的其中一門科目是"文學"。我主修的是Business Administration 企業管理,不過由於我一直沒有正式修過大學的學分,許多共同的科目我還是得要補上,否則無法畢業。

 

當時我在美國已經待了8年,聽說讀寫都還算可以應付。但是對於文學這樣的藝術,還真是不知道該如何切入。尤其又是古典文學。這樣的狀況跟更為一開始學習網絡營銷,一切都在似懂非懂的狀況下得到啟發與成長很類似。還記得當時拿到課本時連翻都不想翻。後來我只能說,老美的教育還真是有一套,只要願意花工夫認真上課,讓教授帶著一步步的按照課程規劃學習並作功課與報告,在課程結束時,我竟然拿到A-的成績。雖然現在根本記不起來所有學習過的故事內容,對於人物角色、場景與所有出現事務所代表的意義與隊整個故事有甚麼樣的影響,這些完全忘記了。不過Gino常常在寫作時部經意的就開始套入一些文學的公式,讓文章在多一些想像空間與特別的腦力激盪。

 

也許有人會問,文學也有公式?

答案是肯定的~文學是有一套公式。不論是哪種語言,都有一套豐富文章的公式。以下我來利舉一些慣用公式給各位,這與前兩週所提到的啟、承、轉、合的主軸相輔相成,在各位寫文案、廣告詞、想標題時,都可以靈活運用。

 

Plot (故事情節)

Conflict (主角間的衝突)

Exposition (衝突點的背景)

Rising Action (故事轉則)

Climax (故事高潮處)

Resolution (事件的解決)

 

舉例:今天我們接到一個咖啡產品的企劃,要想一個短篇故事,我們可以這個來做故事鋪陳

 

1. Plot (故事情節) ~ Jenny 任職於Singapore First finance,不到30歲,已經是一位中階主管,並管理數億美元的資金。在每天的盤進於盤初中必須做出非常精準的判斷,為客戶的Portfolio負責,更要為公司的獲利努力。在雙重的龐大壓力下,Jenny是如何在壓力與表現中取得平衡?

2. Conflict (主角間的衝突) ~

Jenny 各方面的表現都非常優異,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她那貪睡,與早上精神不好的問題。還記得在剛進入公司時,時常因為早上莫名其妙的打瞌睡而錯失了好多出入場的時機,下單也處理的很不到位,好險當時都還是在培訓階段,所有的進出都是用模擬訓練。

 

3. Exposition (衝突點的背景)

在進入正式操作客戶的資金時,所有一切都要見真章。Jenny原本在金融產品與操控就已經是同期學員的頂尖,但早上的昏沉卻式非常困擾Jenny的表現。只不過每次都預到貴人相助,一值都沒有太大的狀況發生。記得有一次,Jenny一樣看著盤勢,但卻又開始打盹時,不小心將要出貨操作程入貨,平白的幫其他人解套不說,自己還攬進一堆沒人要的貨。好死不死又碰到客戶因急籌款以解燃眉之急。需要獲利立刻套現,才發現Jenny因為操作錯誤讓自己無法順利套現。由於Jenny平時與客戶互動良好,關係有時就像一家人一樣,所以這位可人也只有等時機好了在出貨,卻又得另外尋找資金來源。

 

4. Rising Action (故事轉則)

後來這位客人因為資金無法順利週轉,結束了在新加坡的事業回到了馬來西亞重新開始。客人並不怪Jenny。但Jenny卻一直自責到今,每次一談起這往事,也眶都不盡泛紅,語帶哽咽。

話說古典文學大多是為戲曲創作,而上帝給人的考驗更是最精彩絕倫的戲劇文學。Jenny因為這次的打擊,痛定思痛,一定要改掉這惱人的打瞌睡問題。有一天,男友Tom突然送給Jenny一個最新的膠囊espresso咖啡機,因為這台機器體機非常小,造型又非常的stylish 一杯香醇的Espresso或是 Americano都只在彈手之間就可享受。也許也是愛情的魔力,Jenny竟然從此之後不再有早晨打盹的問題。

 

 

5. Climax (故事高潮處)

大部份人的成就都是因為不斷的持續累積努力而來的成果。在某個時間點來引爆出的結果。Jenny在克服了這個早晨打盹的壞習慣後,一點一滴的在成效上面展路頭角,兩年之後,有一天公司為了刺激所有員工的企圖心,另一方面也是要拔擢優秀的人選進入管理階層。這是所有在金融業努力的人心神響往的職位,而這也是致富的一個途徑,每年薪水加Bouns可以有30萬美金以上。大家卯足全力的爭取。

真金不怕火煉,克服了惱人的惡習後,Jenny連續蟬聯了公司的前一二名,與另一位亦敵益友的對手展開了一連串的追逐。最後,Jenny贏得了公司年度冠軍,拿到了職位,並進入了立一個人生的高峰。而Jenny的致勝祕訣除了業績以外,還有她那永遠以客為尊,將客人看做自己家人的那份用心。還有,就是男友Tom送給她的愛心Espresso Maker。幸運真的不是偶然發生的,但卻是可以鋪陳的~right?!

 

6. Resolution (事件的解決)

不過在兩年前,Jenny的男友送給他一個膠囊式咖啡機,讓她可以在辦公室也能享受到專業級的Espresso,每天早上都來一杯,精神與戰力都一起來。為客戶與公司都創造了非常高的獲利。而Jenny本身也成為Department head,管理50名投資顧問。同年,JennyTom也步入禮堂,一起相互扶持共創未來。

 

 

115文章接龍小活動,作品欣賞:

作品欣賞每周將分享一篇會員們的創作。

閱讀順序1. 請先閱讀原文 2. 再回到此篇文章繼續閱讀。

 

創作者:千勝 

原文:請由此進入

繼續閱讀千勝 文章創作

Gino一邊冒冷汗,一邊努力地思考回想著昨晚到底寫了些什麼,雖然檔案沒帶,還好在撰寫內容的過程,大多以平素擔任行銷顧問遭遇的情境來發想,而對行銷經驗豐富的Gino來說,這些問題都可以回歸到很多基本的行銷核心概念。

然後Gino試著搜尋電腦裡面,幾年來累積存放的那些寫電子報的word文件,還好檔案都放在同一個資料夾,而且檔名取得很好,標題剛好就是各期主題,所以這意味著Gino光從這些檔名就可以現場開一場行銷課了。

Gino不斷地從腦子和電腦挖檔案出來時,他沒暇環顧周圍,原來此時老總早已坐好位子,而且正在開場白,老總眉頭皺了皺,嘆一口氣說:「話說昨天我參加了一場科技研討會,我發現:現在有一些主講者,過於倚靠華麗的視覺效果來做簡報,播了一堆影片,但是我還是不了解他希望闡述的內涵。所以我希望公司裡面,人員做簡報提案時,回歸到思考本質,如果我覺得內容太空泛,我馬上會叫他下台,給我充實好內容再出來報告。」

 

老總喝了口水,看了看現場,說:「今天要出來報告的是誰?Gino,我希望看到的是內容為王的東西。」

 

Gino此時從容不迫地走到台前,接好電腦,隨之大螢幕上呈現的不是PPT的開場畫面,而是「檔案總管」,只見一個個排列整齊的word檔案。

 

Gino說:「剛才聽到總經理的指示,我個人心有戚戚焉,很慶幸我在這個擁有非常豐富的背景資源的公司得以茁壯,建立出完善的內容資料庫,這也是我在行銷顧問過程之中,認為最能代表我們的優勢,還有我們可以帶給客戶的價值,所以今天想到了提出一個線上付費教程的企劃案,是把我們分成好幾年來提供的種種小秘訣,系統化集結成一個教程,各位請先看我之前做過電子報的檔案標題……

半個月後,一套價值上千萬元但只售四千九百九十九元的教程的銷售頁順利上線,光是透過之前資料庫的名單,推出三天內就收到數百個訂單;一星期後,增加其他媒體曝光,主打中小企業主市場,又收到了兩千多個訂單。

這天,老總把Gino叫到辦公室,以嘉許眼光看著Gino說:「幹得好,從下個月開始,台灣區行銷總監這個位子,就交到你手上;除了銷售分紅之外,公司給你五十萬基本底薪,好好幹啊!希望不久後,公司朝著中國大陸和全球華人圈的龍頭繼續邁進。」

 祝一切順利 圓滿!

Gino

歡迎您加入我們的8位數網賺行列,希望能在新手上路的課程中與您見面。若是您對我們的客製化的貼身教練課程有興趣,也可以與我們客服人員連絡或填入下列表單,我們將會提供課程內容與細節。

貼身教練報名連結 (請立即點入報名)

精準客戶名單養成資訊 (點入索取)


出處: http://am5168.us/forum_article.php?id=260

星期一, 11月 25, 2013

臉書借用推特點子 吸引廣告客戶

臉書借用推特點子 吸引廣告客戶

從主題標籤(hashtag)到「追蹤」(follow)功能,臉書持續向推特借用好點子,以提升追蹤用戶喜好的能力,為廣告客戶創造更多機會。

將於30日公布財報的臉書,在最近幾周推出新功能,嘗試將這個社群網站從分享嬰兒照片的平台,轉變成討論時事及消費者偏好等大小事的論壇。

臉書改善搜尋功能,使用戶在尋找好友專業的同時找到建議專頁,並推出追蹤功能,幫助使用者關注感興趣的人事物。臉書也推出主題標籤,讓用戶能夠即時討論趨勢話題。

這波靜悄悄的改版,可能幫助臉書變成推特難以應付的敵人。推特用戶數為臉書逾10億用戶的五分之一,最近推特開始將自己包裝成能夠進行即時討論的獨特公共論壇。

臉書正試圖吸引媒體公司在臉書刊登更多廣告,並鼓勵用戶公開關於電視節目的貼文。媒體業目前將推特當作第二個家。

科技產業顧問Forrester分析師艾略特表示,臉書過去使出渾身解數,試圖延長龐大用戶群活躍使用臉書的時間,而截至目前為止,臉書成功達成這個目標。他說:「令人驚訝的是,超過三分之二的臉書每月活躍用戶每天使用臉書。」

艾略特說:「我不認為臉書想要成為第二個推特。臉書正試圖成為社群網站的最佳集合體。」他補充說,臉書先前也從其他網站借取概念,例如地圖和位置服務為主的社群網站Foursquare。



全文網址: 臉書借用推特點子 吸引廣告客戶 | 國際 | 即時新聞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BREAKINGNEWS/BREAKINGNEWS5/8260552.shtml#ixzz2ljTrWfMl 
Power By udn.com 

掌握4C密碼,數位行銷一定行!

掌握4C密碼,數位行銷一定行!

是什麼樣的秘密武器,讓一支網路形象廣告,創造出兩百萬的觀賞人次,甚至讓臉書粉絲團人數暴增七倍?掌握隨興創作(creation)、經營網路社交圈(community)、黏網(connection)及數位策展(curation)這四個特質,就有機會掌握潛在的龐大商機。

網路社群+虛實整合+互動科技

「金城武實在是太帥了!」6月18日,金城武為長榮航空拍攝的形象廣告「I SEE YOU」,在Facebook上瘋狂洗板,少了笑容可掬的空姐、豪華設備的座艙,多了走訪法國巴黎、日本奈良和台東池上的畫面。金城武身穿純白襯衫,騎著腳踏車在稻田中奔馳的橋段,更是深深烙印在網友心中。這支網路廣告在 YouTube上,創造出超過200萬的觀看次數,也讓長榮Facebook粉絲團人數整整成長七倍。

這就是數位行銷的魅力,透過網友大量的分享,快速產生影響力,已經成為品牌和廣告代理商的必備武器。根據美國市調機構eMarketer報告,2012年全球數位廣告花費首度突破1千億美元大關,2013年將增長到1,184億美元,年成長率高達15%。

Google台灣市場行銷副總經理利啟正表示,數位行銷必須了解「C世代」的樣貌。

在台灣大約18到40歲的網路使用者,幾乎都屬於這個族群,他們擁有隨興創作(creation)、經營網路社交圈(community)、黏網(connection)及數位策展(curation)這四大特質,抓住這群人的網路行為,就有機會掌握潛在的龐大商機。

因此,長期關注網路行銷的《數位時代》,在去年首度發起「社群行銷評選賽」,透過專家評選的方式,選出「社群應用程式獎」和「社群網路行銷獎」。《數位時代》今年擴大舉辦「數位整合行銷大賞NEO Marketing Award」,選出「社群行銷類」、「整合行銷類」與「互動科技類」三大獎項,希望從超過兩百件的參賽作品中,發掘出有創意、有影響力的行銷案例。

台灣安吉斯媒體集團數位長邵懿文提到,台灣的社群媒體發展進入成熟期,她觀察這次的參賽作品,發現表現突出的行銷案例,都特別在內容製作下足功夫。桑河數位科技策略總監許子謙也提到,現在廣告太多、社群太多,消費者接觸到太混亂的資訊,很容易忽略或無感,行銷人應該想盡辦法,讓消費者喜歡你的內容,才不會在茫茫網海中被淹沒。

趨勢一:質感內容刺激分享

不只是衝高按讚數,品牌更希望網友能主動分享訊息,成功關鍵在於內容本身。

遠傳電信網路暨電子商務執行副總洪小玲提到,人們本來就會分享美好的事物,不需要特別給消費者誘因,「只要內容打動人心,網友自然會想散布出去。」

利啟正表示,當行銷內容與消費者相關(relevant)、有吸引力(compelling)、言之有物(contextual),這幾個門檻都達到之後,觀眾就有機會被取悅(entertain),下一步就會喜歡(love),很容易再分享出去(share)。

像是長榮航空的「I SEE YOU」形象廣告,重金禮聘金城武擔任男主角,拍攝時間長達37天,用心挖掘巴黎、日本和台灣的美景,高質感的影片畫面,讓網友自動自發地分享給親朋好友。

冰淇淋品牌酷聖石(COLD STONE)則是出奇招,找來藝人沈玉琳擔任找人總監,拍攝〈我要找名人〉嘻哈MV,在網路上快速竄紅,連續三天登上YouTube熱門影片,短短一周之內,觀看次數就突破百萬,不僅吸引多家電視媒體報導,更有網友主動模仿,製作出70多件kuso影片。

在內容行銷的大趨勢下,米蘭策劃執行副總曾郁淳指出,現在社群經營強調「質感貼文」,把品牌想要傳遞的核心概念,製作成貼近生活的文字、照片或影片。像是今年坎城創意節公關類金獎作品「Oreo Daily Twist」,就是老字號的Oreo餅乾為慶祝品牌100周年,特別組成一支團隊,專門追蹤網路流行話題,從中找出與消費者的關聯,連續100天的活動期限內,每天張貼用Oreo餅乾呈現的幽默圖片,掌握即時性和時效性,成功貼近消費者生活。

趨勢二:科技快速融入行銷

另外,曾郁淳觀察發現,新科技已經快速被運用在行銷活動上,提供消費者不一樣的體驗。像是在周杰倫演唱會上,運用3D浮空投影技術,與虛擬鄧麗君隔空對唱,不僅活用科技,更掌握人性,讓現場觀眾印象深刻;可口可樂為了宣傳迷你瓶包裝,邀請消費者用手機App設計出迷你版的自己,入選者就能進入以色列3D列印實驗室,進行360度的全身掃描,最後還能獲得一尊3D列印製成的公仔。

「今年我們已經看到互動科技成為行銷重要的一環,」邵懿文提到,行銷人必須了解科技的特性,以及人們是如何使用技術,才能讓科技使用起來更簡單、更方便,而且更貼近人心。

例如軒尼詩(Hennessy)的「Fun飲微派對」,消費者先在網路上註冊資料,到現場只要拿出悠遊卡感應,透過NFC的功能,電腦就會自動找出當事人的資料,現場提供客製化的VIP服務,讓消費者感受到這個品牌很在乎自己。

利啟正強調,過去多數人是先想到實體的行銷活動,再去想要運用哪些數位工具來輔助,「現在的行銷人要有「digital brain」(數位思考),在行銷活動的一開始,就以數位為核心去發想。劭懿文更進一步表示,現在智慧型手機越來越普及,未來行銷活動勢必會從行動上發生,行銷人還要有「mobile first」的思維,透過手機來做虛實之間的串聯,把消費者帶離電腦螢幕,進入到真實世界,與品牌密切互動。

跨類別評審團大獎

名人推薦COLD STONE(COLD STONE/夢之怪物有限公司):邀請名製作人沈玉琳擔任找人總監,量身打造嘻哈音樂MV,在網路上發動找姓名中有「名人」二字的素人,搞笑內容吸引媒體爭相報導,甚至有70多位網友自拍模仿影片。

I SEE YOU(Eva Air/OgilvyOne奧美互動行銷公司):長榮航空大手筆製作形象廣告,不僅請到巨星金城武擔任男主角,歷時37天的拍攝期間,產生高質感的影片畫面,讓網友樂意主動分享給親朋好友,在臉書上造成一股洗板潮。

海尼根Sensation(海尼根/米蘭營銷策劃公司):海尼根引進全球最大白色音樂派對「Sensation」,透過桌面或手機應用程式,把消費者的臉書頁面全部白化變裝,營造萬眾矚目的期待感,並且給予消費者前所未有的全新體驗。

微軟、遠傳、廣達合作企業雲端平台,打通資料中心界線

微軟、遠傳、廣達合作企業雲端平台,打通資料中心界線

image018

台灣微軟宣布和遠傳電信、廣達電腦共同合作,打造可跨資料中心運作的企業級雲端平台Cloud OS,可幫助將企業既有IT架構更順暢的轉移到雲端架構,並橫跨三家業者的資料中心,降低企業走向雲端的風險。

過去各業者的資料中心無法互相連通,若企業客戶希望將資料放在不同的資料中心,必須在每個地方重新建置一次,相當麻煩。台灣微軟、遠傳、廣達首度攜手合作,打通三家資料中心界線,就像三個房間有走廊可互連。企業可選擇將不同的應用放置不同業者的資料中心,自由調度雲端管理模式。

台灣微軟開發工具暨平台推廣處總經理劉念臻指出,此合作目的在於幫助企業,更容易將既有的IT架構延伸至外部公有雲或私有雲,以單一平台的概念,不論是自建私有雲、公有雲或混合雲,都可依照不同IT需求配置、整合。

舉例來說,廣達提供的製造服務雲可藉由遠傳和微軟在中國及全球的資料中心布局,延伸服務到更多地方,提供給更多跨國型企業使用。劉念臻指出,過去亞馬遜雲端服務的概念是從外部進到亞馬遜打造IT架構;但微軟的概念是從企業出發,延伸IT環境,對企業來說較容易適應。

遠傳企業暨國際事業群執行副總經理李浩正表示,透過微軟Cloud OS的作業系統平台,可加速客戶解決虛擬化時所遇到的問題,讓遠傳成為企業隨時可用的第二資料中心。此外,遠傳也透過微軟Cloud OS提供與 Windows Azure 相容的企業級雲端中心,更能夠在有效風險控管的前提下,拓展全新雲端商業營運模式,並藉由Windows Azure延伸至海外市場,擴大客戶服務範疇。

出處: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0166

星期日, 11月 24, 2013

Facebook整合平台大計,讓消費者甘願交出個資

  • Facebook整合平台大計,讓消費者甘願交出個資


  • 「要用Facebook帳號登入嗎?」相信大家對這個問題一定不陌生。臉書勢力越來越龐大,舉凡手機程式,電腦網頁等需要帳號登入的情況幾乎都可見到這樣的詢問。顯然,臉書和各個產業的結合越來越緊密,快要讓人喘不過氣來了。

    這種用臉書帳號當平台帳號、再使用服務的方式,看似方便,卻有洩漏個資之虞,就算網站宣稱不一定得使用臉書帳號,也還是看得出臉書影響力無遠弗屆。

    連PS主機都「臉書化」

    自從PS主機開始能連上網際網路後,打遊戲的選擇和模式開闊了許多,不但能與三五好友共同殺敵破關,更能即時交換心得。在網路遊戲世界中,玩家還能匿名,可以讓真實世界中的個人資訊不會公開,減少無謂的麻煩。

    然而,從新一代PS4起,臉書正式和Sony合作,讓玩家能用臉書帳號走遍天下,在遊戲中有任何新發現、新進度,也可以發佈到臉書上。不過,玩家就因此無法匿名了,臉書上的一切資料,包括大頭照及姓名,都會在其他玩家面前曝光。

    其實,Google就做過同樣的事,將Google+和匿名性強的YouTube整合在一起,結果遭網友撻伐。臉書如果不想討罵,就得允許玩家匿名登入PS網路(PS Network, PSN),同時能加其他玩家當臉書好友。

    便利&隱私?

    臉書會如此有恃無恐其來有自。由於人們太常使用臉書,許多個資訊息都存在臉書資料庫裡,正好滿足其他應用程式所需,反正,只要和臉書結合,一切訊息就手到擒來了。

    綜觀各大平台及應用程式,很少有不和臉書合作的。電子商務平台如亞馬遜、音樂串流軟體如Spotify,甚至連汽車共乘服務,都有以臉書帳號登入的選項,而且還打著「與好友分享」的大旗。事實上,這些平台要的不過就是個資罷了。

    有些公司更狠,要求只能用臉書帳號登入,譬如Lyft這個共乘服務平台就是。雖說這樣能知道共乘者的長相,方便確認身份、保障各自的人身安全,但卻逼沒有臉書帳號的用戶得申請新帳號。

    或許「臉書帳號在手,世界任遨遊」的想法很炫,但會因此開懷大笑的,絕不會是個人用戶,因為個資早就被看個精光了。

    這麼方便,不用嗎?

    登入服務網Gigya的研究顯示,臉書的市佔率實在高,無論是一般社交、電子商務、教育、旅遊等方面,臉書都居眾社群網站之冠,市佔率最高甚至達79%。由此看來,大家寧願先選擇方便好用的服務,至於個資會不會洩漏,就再說吧。

    但不要忘了,臉書往往承載了個人喜好、政治立場、行為習慣等資訊,這些可能連好朋友都不知道的資訊,一旦流到了各個服務平台手裡,或許就成了對方推銷產品的目標。

    話雖如此,臉書的社群連繫功能依舊難以忽視。聽到好聽的音樂、成功破關、吃了美食等值得分享的訊息,用臉書發佈確實方便,當然,有沒有人會回應則是另一回事。這波整合臉書熱潮究竟會燒到哪?在享受臉書分享功能之餘,我們是否想些妙招,避免個資流入大公司手裡呢?無論如何,小心絕對是上策!

  • 出處: http://n.yam.com/wired/fn/20131122/20131122912557.html

星期四, 11月 21, 2013

Google老說自家雲端服務好,我們該買單嗎?

  • Google老說自家雲端服務好,我們該買單嗎?

Google推行雲端服務不遺餘力,總是希望大家多多邁入雲端,才能讓個人資料安安穩穩,不會被人入侵。舉凡Google Apps、Google Drive,全都是Google提倡雲端的利器。

不過,儘管Google喊得聲嘶力竭,卻掩飾不了背後居心:他們希望用戶邁入的雲端,其實是Google自家的雲端。

老王賣瓜

一直以來,企業都是Google心戰喊話的對象,好像企業不將資料存在雲端裡,就會蒙受極大損失。然而,Google自家卻不是這般景象。事實上,許多Google內部的系統,都不是蓋在雲端上頭的,儼然是說一套、做一套。

Google資訊總監班.佛列德(Ben Fried)表示,之所以希望企業跟進使用Google雲端,一部份是想打擊微軟霸業,不讓這家伺服器大老穩坐龍頭寶座。

雖然Google總裁施密特上週表示「企業不能不用雲端服務」,但基於Gmail當機連連、用戶資料頻頻外洩、用戶帳號常被入侵等狀況,人們對Google雲端服務實在樂觀不起來。

唯我獨尊

Google心中的雲端景象確實不太開闊,佛列德自己也認為,別家推出的雲端服務不太可靠,只有Google的才值得信任。對他而言,用戶就是要使用限制最少、功能最強的雲端服務才行。

「Google的精神就是讓用戶學得更多、會得更多,因此,我們不是要來定規矩的,而是協助用戶學習新事物,以達到事半功倍之效。」佛列德對自家公司的肯定,顯然堅定不移。

但話又說回來,其他公司的雲端服務功能不強嗎?以Dropbox為例,這家雲端服務已經吸引了1.75億用戶人數,難道還不夠看?對此,佛列德說:「企業使用Dropbox,等於是把自家資料存在別人的料庫裡。」

佛列德的說法,和雲端運算的概念好像沒有衝突,而Google近年來推行雲端服務時,也是強調「把自家資料存在別人的資料庫裡」。當然,這時候的「別人」,指的就是Google自己。

信誰才好?

不過,Google畢竟是數一數二的軟體公司,懷疑別家公司實力不如自己,也是情有可原。但這時候,用戶該不該直接相信Google呢?其他公司推出的雲端服務,真的輸Google一截嗎?

別人不說,光是Dropbox一家聽到這種言論,一定會為自己抱不平。其實,連洛杉磯市政府都不滿Google的電子郵件服務,認為其中漏洞太多,不夠安全,2011年時決定和Google解約。這樣看來,Google的問題也不算少。

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該聽誰的才對?一般用戶身為局外人,很難看個分明,但俗話說得好:雞蛋不要放在同一個籃子裡。要是相信只有Google雲端服務最好,肯定會吃大虧。

出處: http://n.yam.com/wired/fn/20131016/20131016822693.html

星期三, 11月 20, 2013

簡士哲三場免費網路賺錢講座

簡士哲三場免費網路賺錢講座

雲端科技蔚為商務新風潮的趨勢已顯而見,且未來潛力深廣可期,各個商家爭相在網絡市場開拓商機,使得網絡世界的交易業務突飛猛進。對透過網路賺取獲利擁有先見之明、推廣網路行銷不遺餘力的網賺大師─網絡財富集團公司總裁簡士哲已在全球20多個大城為數萬華人揭示網賺奧秘,親自示範如何利用網路賺錢,讓大家體驗不可思議的網賺世界。在紐約所辦的講座也是場場爆滿,現應大紐約區僑胞要求,訂於11月8日(週五)、9日(週六)假法拉盛飛越皇后購物中心日新月異藝廊/地下一樓),分別舉辦三場「免費網路賺錢講座」,再為華人大眾親自主講教授網路行銷的秘訣,並現場示範、指導僑胞,利用日新月異的網路世界以零投資、零風險,在家中賺取額外收入,親身體驗網路賺錢自由、輕鬆的樂趣和利益,以把握網賺先機。歡迎有興趣僑胞以電話或上網報名。

該講座時間分別為

11月8日(週五)一場(晚7時30分一場)、

11月9日(週六)兩場(上午11時一場、下午2時一場)。

主講人簡士哲在網路行銷領域中投入相當多的時間和工夫深入研究,早在多年前即多次參加國際網銷權威名人的昂貴講座汲取先知先見,並全心投入鑽研。在其免費講座上,他將自身深研的成果和親身經驗歸納出精華的網賺資料傾囊相授,希望引導更多的華人投入前途無可限量、迅速蓬勃發展的網路市場,並從中獲利。由於網路市場的商機逐年飛快的成長,隨著世代流轉及網路科技不斷躍進,愈來愈多的消費行為在網上完成,隨時隨地都有不計其數的商品流通銷售。從一開始即投入網賺市場,並時時更新資訊的簡士哲有充份的最新資訊和技巧,教授僑胞如何利用網站的聯盟行銷途徑尋求商機獲利。

在簡士哲每場為時90分鐘、真實有趣的講課中,簡士哲將於現場展示鮮為人知的網賺秘密,並現場示範如何無需擁有自己的網站,只需智用巧用多個現成的著名中英文網站,透過網絡免費廣告行銷,免費成功代理全球熱賣商品等模式,「聚沙成塔」賺取財富。即便是只有一般電腦程度者,在掌握方法、熟悉過程,加上專業輔導後,亦能很快上陣,加入網賺的行列。

講座地址:法拉盛飛越皇后購物中心(夾39街和緬街)日新月異藝廊(地下一樓)136-17 39th Ave., Flushing NY 11354。歡迎對零投資、零風險的網路事業有興趣的僑胞及早報名,座位有限,額滿即止,預約座位熱線:(510)316-1532。亦可網上報名,

網址:http://www.efortune.asia/tony/7?r=erica



Read more: 世界新聞網-北美華文新聞、華商資訊 

展望2014,網路行銷業者點名5大數位趨勢

展望2014,網路行銷業者點名5大數位趨勢


每當一年尾聲的到來,企業們除了回顧今年表現之外,更重要的是預測明年趨勢,提前掌握未來商機。網絡行銷公司The Marketing Zen Group的創辦人卡班尼(Shama Kabani)於《Forbes》網站上發表文章,根據現況的觀察提出了2014年五大數位趨勢:

1.建立自我形象為主的網路使用行為

為什麼人要使用社群網路呢?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答案就是人與人之間需要聯繫,但建立自我的外在形象可能是更重要的原因。像是Facebook的時間軸或亞馬遜的個人化推薦,都可算是迎合用戶尋求個人認同的需求。未來的網路將會繞著個人認同的議題打轉,抓住消費者渴求自我揭露的心理,或許能找到商機所在。 

2.資訊內容的收集與整理

還記得由湯姆漢克(Tom Hanks)跟梅格萊恩(Meg Ryan)所主演的《電子情書》嗎?這是一部精彩的愛情喜劇,但卻很難再複製同樣情節,因為收到一封email已經不會讓現代人感到刺激了。雖然現代社會已出現資訊過剩的現象,但我們每日需求的資訊量仍遠比過去還多。像是Pinterest、Quora、List.ly之類的網站越來越興盛,正是因為人們需要系統化組織現有資訊的工具。

3.觀看影音的裝置更具多樣性

你有多久沒聽到「我正在看電視」這句話了呢?雖然電視還是可以用來觀賞影音,但使用平板電腦或手機更為便利。正因為觀看的管道越來越多元,人們會透過何種裝置來收看變得更難預測,存在於網路上的影音內容將越來越具重要性。 

4.多螢幕並用的革命

美國超級盃比賽就是一個多螢並用的最佳案例:當人們透過電視看轉播時,還可以一邊用電腦查看工作上的email聯繫,一邊用平板在社交媒體上發布比賽戰況,同時還用即時訊息跟朋友聊天。這表示我們使用的螢幕將會越來越多,任何可以互動的介面都是螢幕,包括了像Google Glass這一類的穿戴式裝置,各種介面的廣告數量不斷成長就是最佳證明。 

5.數位應用能力的需求

各大公司職缺將會要求數位應用的能力,尤其是資深主管會特別重視,結合數位應用與個人專業的重要性遠超乎你我的想像。就個人層面而言,最好要能了解如何使用數位工具來創造內容、整合相關資訊以及串連人力與資源,組織層面則需具備靈活思考、統整資訊以及掌握真實性等應用數位資訊的決策能力。

 

資訊來源:Forbes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出處: http://www.bnext.com.tw/article/view/id/30101

星期二, 11月 19, 2013

寫文章讓人心又急又慌又慢?

寫文章讓人心又急又慌又慢?

在前幾周的文章接龍活動中,有數位夥伴真的很用心,也很願意與大家分享他們的創作。其實透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寫文章就會像我們說話一樣的自然,有實後靈感沒了就出去做做其它是情,把注意力轉換一下方向,因為寫作是比較偏向右腦的感性行為,但又需要左腦的協助,給與方向、架構與重點的掌握。但這一切都是因為用""就能寫出好文章(文案)。所以,絕對不可以:


1.      心急 ~ 中國有一句諺語"心急吃不了熱豆腐"。趕時間是不會有好創作的。

2.      心慌 ~ 截稿日快到了,內容大綱與方向重點都沒有,這樣會讓我們處於荒亂的狀態,對寫作不利。

3.       ~ 這裡所講的慢不是慢吞吞的慢,而是拖延的慢、散慢的慢。以商業文案的撰寫,除了創意之外,更需要嚴謹。所有的數據要精確,馬虎不得。

 

所以,在寫作之前,建議各位可以:

1.      隨身準備筆記本,也可以用Smart Phone、平板電腦,在突然有靈感時可以立刻抓住那煞那的神來一筆。

2.      有計畫地隨時收集素材,從文章與報告做數據收集、參與講座或活動、實地拜訪相關的人或到當地去參訪一趟。

3.      先動筆,往往我們越不動筆開始,就越不知道如何開始。所以當想寫作的動力或靈感ㄧ出現,就立刻動筆。不然就是逼自己先寫一段,然後再看看是否可以繼續寫下去。其實我的文章基本上都是這樣來的。

4.      設定一位文章的主人翁。絕大多數的人喜歡聽故事,從故事的情節中來獲得知識是最享受的一件事。同時也可刺激感性的右腦,如此接受度會更大。


 115日文章接龍小活動,作品欣賞:

作品欣賞每周將分享一篇會員們的創作。

閱讀順序1. 請先閱讀原文 2. 再回到此篇文章繼續閱讀。


創作者:Jenna Liu

原文:請由此進入

繼續閱讀:Jenna文章創作>>>

 

Gino今天早上太晚起床,鬧鐘也叫不醒。也不知睡到何時了突然驚醒,眼看時間已是8:32,離晨會還剩28分鐘。當下毫不猶豫的跳下床想在最短的時間內梳洗完畢衝到公司。一陣忙亂中還踢到兩次床邊,腳趾頭痛

 

到讓人飆淚,但是趕往晨會的心,讓Gino強忍那椎心的疼痛,衣服鞋襪亂穿一陣後衝出家門,並不管三七二十一野蠻地搶走別人招攬來的計程車,飛奔辦公室,因為這次的會議提案,決定著Gino這次升遷的命運、

 

決不能有所閃失。

 

9:01抵達辦公室,立刻衝進會議室。大夥都已經坐定位等待著Gino。原來今天該Gino坐本周的計畫提案。

 

剛進入會議室時,看到時間剛好趕上,變立即的準備要提案的簡報,同時心裡暗自得意著"我還挺行的嘛"!

 

就在這自我得意/暗爽的同時,突然發現那份熬夜到凌晨才趕出來的Power Point,竟然沒有帶到!就在這時刻,老總突然走進了會議室,代表會議即將開始了。說時遲那時快恍然間就在我整個人腦子一片空白之

 

猛然聽到上氣不接下氣就連我座在離門口那麼遠的位置都能清晰聽到這人急促的呼吸聲這聲息一下子讓我的魂給拉了回來這時我才發現會議室的所有人都一下把眼光盯著門口的那位-我驚呆了菩薩保

 

菩薩下凡只見仙女手裡拿著我那份熬夜到凌晨才趕出來的那份決定我Gino命運的Power Point…此時我才發現我整個人已經沸騰了!我屏住呼吸眼淚不由自主的奪眶而出…当我定下神來,這才發現這位仙

 

女競然是我的太太平時朋友們都說我的太太很美但在今天我才真正發現-我的太太她真的美麗,她是那樣的秀麗…我模糊了,我什麼也看不見了,我陶醉了…

 

平時一向文質彬彬的我,竟然也忘記在場有那麼多的人,我把我的婦人緊緊的抱在懷裡,千言萬語萬語千言都無法表達此時此刻的我,我的感激之情…..

 

一陣陣掌聲讓我從陶醉中醒了過來我一下子感到有些不好意思,我竟然會…不用說在場的人都意在情里中,當然我們的老總又再一次站起來鼓掌,默默地目送著成功者背後的女人

 

……

 

不用寫下去,大家一定都會知道我Gino的命運了。

 

 

祝一切順利 圓滿!

Gino

 

 

歡迎您加入我們的8位數網賺行列,希望能在新手上路的課程中與您見面。若是您對我們的客製化的貼身教練課程有興趣,也可以與我們客服人員連絡或填入下列表單,我們將會提供課程內容與細節。


貼身教練報名連結 (請立即點入報名)

精準客戶名單養成資訊 (點入索取)